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
人民日报出版社供图 报道集《人民日报这样讲故事》编辑到这里,作为主编确有必要向读者介绍一下成书过程和自己的体会。 我于2014年底到人民日报社工作,2015年6月起编委会成员分工,给我增加了地方部及31个国内分社。人民日报社驻各省区市从过去的记者站到如今的国内分社,一代又一代驻地记者扎根地方、深入基层,把青春、智慧、心血、汗水奉献给了党报事业,担当着人民日报发稿主力军的重任,涌现出一批拥有业界声誉和优秀作品的大记者、名编辑,他们都是我这个新闻后来人的实践导师。 如何担当好分管的职责,如何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新闻人,从这个时候开始就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在审改好分社记者稿件的同时,每年策划一两个题目和同事们一起采写,同大家想在一起、走在一起、干在一起,让自己学有榜样、做有遵循、赶有目标,这样才能够更近距离地感悟地方发展变化、了解基层实际情况、聆听人民愿望心声。 特别是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人民日报社考察调研,在人民大会堂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我有幸现场聆听,内心受到强烈震撼,总书记的话语至今仍在耳旁回响,“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这一重要指示成为我和地方部及国内分社同事们共同的努力方向。 什么是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怎样才能推出更多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这些年来,我结合新闻报道实际一直在思考、在求索。 报道集里收录的12篇(组)稿件,是思考的答案、求索的见证。新闻时效所限,这些见报的稿件现在看来确实还有许多不完美的地方,但都饱含着我和同事们的一个共同追求:思想的光芒、泥土的芬芳、文字的力量。 天安门上看问题,努力做到胸怀“国之大者” “人民日报是党中央的机关报。一张报纸,上连党心,下接民心。要把人民日报办得更好,扩大地域覆盖面、扩大人群覆盖面、扩大内容覆盖面,充分发挥在舆论上的导向作用、旗帜作用、引领作用。”2019年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对人民日报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激励和温暖着党中央机关报每一个编辑记者。 怎样把《人民日报》办得更好?如何做到上连党心、下接民心?我们有自己的深切体悟,也是地方部及国内分社同事们常用的一种形象说法,站在天安门上看问题,走到田间地头找感觉。《人民日报》作为党中央机关报,政治机关属性与生俱来,旗帜鲜明讲政治天经地义,坚持政治家办报乃应尽之责,胸怀“国之大者”更是必然要求。 这些年,无论策划报道,还是审改稿件,成为自己潜意识的是,自觉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对标对表,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对标对表,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报道灵魂、时代强音。 报社同事经常讲,《人民日报》是一张新闻纸,更是一张思想纸。我们的深切体会是:新闻的基础在事实,话语的背后见思想,报道分量取决于思想的含量,文章影响力取决于思想的穿透力;好报道源于好选题,好选题犹如好种子,种子优良、丰收在望,深耕通讯报道这片沃土,一定要选育那些春种一粒、秋收万颗的好种子、金种子。 每一次策划报道选题,首先自问:这是中央关心、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吗?我们深深感到:中央关心,才能上连党心;群众关切,才能下接民心;社会关注,才能影响广泛。中央关心、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汇集点,应该就是报道的发力点。这与革命导师列宁提倡“要选政治上重要的、为大众所注意的、涉及最迫切问题的主题”完全一致。实践证明,也只有选这样的主题,我们采写的报道才能紧扣时代脉搏、沟通读者心灵、引起社会反响。 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绝对贫困问题,成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担当。2012年底,党的十八大召开后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冒着严寒来到河北阜平,进村入户看真贫,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向全党全国发出脱贫攻坚动员令。 正因此,脱贫攻坚成为我最关注的选题领域,这个报道集中的半数作品聚焦脱贫攻坚。2017年春节前夕,距总书记考察阜平4年多,我们带着乡亲们“脱贫了没有,日子过得咋样”的问题,来到骆驼湾村、顾家台村采访,推出通讯《只要有信心 黄土变成金》。近3年后又到骆驼湾,采写一版头条《脱贫了还要好好干》。阜平脱贫摘帽,还请河北分社采写记者调查版整版通讯《阜平战贫》。 除了阜平,还有其他几篇(组)也从不同角度报道脱贫攻坚。《“中国扶贫第一村”脱贫记》,聚焦福建宁德的赤溪村如何“弱鸟先飞”、怎样“滴水穿石”;《脱贫攻坚看海雀》,从贵州毕节一个小山村的涅槃之路,细察大国治贫之道;《在虞城,看乡村振兴的曙光》,反映了人民日报社定点扶贫县河南虞城初现乡村振兴新气象;《乌苏里船歌新唱》,讲述了过上小康生活的黑龙江赫哲族群众的心声。 能够参与、记录脱贫攻坚这一伟大史诗,是当代中国新闻工作者的光荣。通过报道我们努力呈现:脱贫攻坚的阳光,照耀到96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每一个角落,无数人的命运因此而改变,无数人的幸福因此而实现,脱贫地区处处呈现山乡巨变、山河锦绣的壮丽画卷,激扬着“撸起袖子加油干”“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时代旋律,说出了“吃水不忘挖井人,脱贫不忘共产党”的百姓心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并号召全党同志学习“四史”。“历史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党的历史是中国近现代以来历史最为可歌可泣的篇章”“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重温这部伟大历史能够受到党的初心使命、性质宗旨、理想信念的生动教育,必须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这些年全党全社会持续深入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 新闻是明天的历史,历史是昨天的新闻。做好新闻报道是开展“四史”宣传教育的重要手段和必要方式。这就要求媒体人善于抓住有政治高度、思想深度、情感温度的重要历史事件,并把这些历史事件纪念时间节点作为切入口,用新闻追记历史,把昨天、今天、明天更好地联系起来、贯通起来,给人以思索、启迪和激励。这个报道集收录的篇目,正是那些能让人怦然心动的“国家记忆”。 在新中国建立之前,内蒙古自治政府已于1947年5月正式成立。为纪念我国第一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成立70周年,我们采写推出《解码“模范自治区”》; 1959年新中国成立10周年前夕,在我国松辽盆地发现第一个油田,被正式命名为大庆油田,终于把中国“贫油国”帽子甩进了太平洋。在大庆油田发现60周年之际,我们深度解读《大庆为何青春常在》; 始建于1958年、后又多次停工再复建、平均每公里铁路付出两名筑路者生命的成昆铁路,终于在1970年7月1日建成通车。成昆铁路正式运营50周年之际,我们在一版头条推出长篇通讯《莽莽成昆出大山》; 1976年7月唐山大地震给中国人带来集体悲伤,成为难忘的记忆,唐山重建几乎与改革开放同步,今日之唐山是在当年大地震废墟上崛起的一座现代化城市。2016年7月,我们在记者调查版整版刊发《唐山四十年》; “春天的故事”创造性地在南海之滨演绎,10万人才“闯海南”,激情竞逐“海南梦”,中国最大经济特区建设发展牵动着世人目光。在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之际,我们采写推出《三十而立看海南》; 上海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正如《上海:对标全球最高 开放之风劲吹》一文中的采访对象所言:“我们希望这是一扇窗,中国消费者推开它,可以看见世界;而国外的中小企业推开这扇窗,则可以看见整个中国。” 历史可以映亮现实,现实亦可照进历史。今与昔、得与失、瞬间与永恒、风雨与阳光、小日子与大时代……人生况味、家国情怀、万千气象,尽在那光阴的故事里。从那些不算长也不算短的历史片段,每个人都可以看到自己的成长,也可以鉴照时代的进步、国家的发展。 田间地头找感觉,努力做到心里装着人民 站在天安门上看问题,报道才见高度、有魂魄;走到田间地头找感觉,文字方接地气、有血肉。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采访实践让我深刻认识到,新闻的源头在实践,新闻的主角是人民;人民是创造历史的真正英雄,是历史进步的真正动力。一篇通讯报道能否感染人、打动人,关键还是看采写者心里是否装着人民、立场是否代表人民、文字是否敬畏人民。写出记录历史、描绘时代的好报道,就要深入基层、扎根人民,为人民书写、为人民立言、为人民抒怀。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深刻指出的,在人民面前,我们永远是小学生,必须自觉拜人民为师,向能者求教,向智者问策;必须充分尊重人民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 深入最基层,走进群众中,对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体悟就会更深入。无论北上黑龙江夜宿乌苏里江畔探访赫哲族群众,还是南下海南走进三沙渔民家中;无论凌晨2点抵达大庆早上7点即到油田一线采访,还是在海拔2300米的贵州海雀村与乡村干部促膝长谈至午夜时分……于自己来说,每一次到基层采访,都是对初心的叩问、对精神的洗礼、对品德的陶冶、对作风的磨砺,并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多彩生活中汲取丰富的思想养分。 到基层采访调研,既要迈进群众的门槛,更要走进群众的心坎;不仅要“身入”,更要“心入”“情入”。难忘那冬日的风雪夜,从北京赶到阜平,一路奔波未停歇直奔骆驼湾村,为更真切感受唐宗秀家的生活变化,我们和老人一家一起吃晚饭,互相夹菜,其乐融融。 家庭聚会、亲人叙情的氛围中,老人打开话匣子,跟我们一笔一笔算起收入账。情到深处,老人说出掏心窝子的话:“拆旧房、盖新房,有吃有穿,啥都方便。吃水不忘挖井人,要不是习总书记和党中央的好政策,哪来这些好福气!”因为自己生于农村长于农村,对农村生活有着真切体会,现场亲耳听到老人发自肺腑的滚烫话语,更加深切感受到太行山深处的老百姓对习近平总书记的衷心爱戴。 既要脚下沾泥土,更要眼中有细节。新闻同行常言“三分写,七分采”。正因为这样,我和同事们每次采访,不仅开座谈会,尽量让采访对象谈深、谈细、谈透,在此基础上还要陪着有故事的采访对象走进故事现场。在福建宁德赤溪村采访时,这个有“中国扶贫第一村”之称的村子,已从崇山峻岭搬下来20多年,旧路上长满荒草,多年人迹罕至,加之刚刚下过大雨、山陡路滑,当地同志反复劝我不要上老村子去了,我硬是坚持到现场看一看。 正是因为到现场,才写得出见报稿子那段话:“为了探个究竟,记者在当地村民引导和帮助下,几乎是手脚并用爬上了‘挂’在峭壁上的下山溪村。站在当年简易茅草房而现已完全荒废的极其狭窄的宅基地上,心里只有无声的感叹。‘地瓜苦菜是主粮,一碗盐水作成汤’,当年给本报写信的王绍据指着残存的灶台,声情并茂地回忆起来。”如果不身临其境,这个细节不可能写得这么真切,王绍据老人也不会触景生情,回忆起来就不可能那样声情并茂。 既要意在笔先,更要实地求证。每次策划报道选题,在我的脑海里都会有一个大致的立意,然后查阅相关历史资料、进行大量案头工作,连报道标题也会初步拟出。尽管如此,实地采访调研时还是要根据现场了解的实际情况,进行反复比较斟酌、掂量推敲。采写纪念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这组报道时,通过深入学习中央精神,我将记者调查版整版通讯主题定为《解码“模范自治区”》。案头资料显示“模范自治区”这一提法已有若干年未在重大场合使用,但通过对内蒙古各族干部群众深入采访,我确信这个主题立得住,后来也为中央贺电重提这一定位所证明。 采写成昆铁路建成通车50周年一文时,原来设想的题目是《一条路三代人半世纪》。实地采访过程中乘坐绿皮火车穿行在大凉山腹地,和那些与我年龄相仿的彝族兄弟姐妹坐在一起聊了一路,他们负重前行的身影、朴实无华的话语、发自内心的笑脸告诉我,这条铁路对经年累月生活在大山里的彝族同胞意味着什么。这一连串生动感人的场景在我脑海中翻腾,突然之间迸发出一个形象与意蕴相结合的新标题:《莽莽成昆出大山》。 “选材要严,开掘要深,不可将一点琐屑的没有意思的事故,便填成一篇,以创作丰富自乐。”鲁迅先生对文学创作的思考同样适用于通讯报道。每次采访调研都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都需要从感性到理性的升华。只有把能走的走到、能问的问到、能采的采到,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原始素材,才能在全面了解情况的基础上进一步提炼思想主题,才能沙里淘金选取那些以一当十、精彩而感人的细节。打牢了采访地基,方有底气、有信心攀登新闻高峰。如果做不到这些,怎能奢谈超越此前的同主题报道呢?如果不能有所超越,又何必做这样一篇报道呢? 今天,新闻工作环境巨变,特别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技术高度发达,但再先进的技术手段都无法代替深入实际的调研采访。把人民的冷暖幸福放在心中,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笔端,离不开面对面、心贴心。在采写新闻精品这条路上没有终南捷径,深挖细掘永无止境,记者采写走心,读者才能入心。
▲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海雀村地处乌蒙山深处,平均海拔达2300米,曾经深度贫困。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当地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苦甲天下”到林茂粮丰,海雀人将绿水青山变成了战胜贫困的金山银山。图为在海雀村复原区拍摄的杈杈房(2020年8月4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续/摄)
▲这是2019年7月25日拍摄的贵州省赫章县海雀村(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摄) 鉴古学今求突破,努力做到笔端葆有乾坤 “意匠如神变化生,笔端有力任纵横。须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随人脚后行。”南宋著名江湖派诗人戴复古《论诗十绝》之一,道出了文无定法、文贵创新的真谛。 不步人后尘就是创新,何以创新?唯有用心、用力、用情,以工匠精神,下绣花功夫,匠心出精品,功到自然成。 采写每一篇作品,都始终坚持一点:向社会实践要素材,向文学笔法借工具,向新闻名篇学经验,既不照搬别人,也不重复自己,稿不出新不罢休。 为什么要这么做?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坚决克服有些宣传报道脱离生活、不接地气、同群众贴得不够紧的问题,坚决克服一味迎合市场带来的低俗化现象。” 2015年,地方部和国内分社联手创办人民日报历史上第一块整版深度报道专版:记者调查版,一篇报道一个整版,版面栏目取名“人民眼”,2017年被评为“中国新闻名专栏”。这块版的大样每一期我都看得很细,工作中给同事们提出要求,将编采“人民眼”积累的创新表达的好经验、好做法应用到其他重大主题报道,就是以性格化语言展示人物性格,以生活化笔触描摹社会生活,以场景化故事记录时代场景,以波澜化推进营造文本波澜。 有品质、有格调、有筋骨的高质量新闻报道,有一个共同特质,那就是故事讲得好,能够引发读者同感共情。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讲故事就是讲事实、讲形象、讲情感、讲道理,讲事实才能说服人,讲形象才能打动人,讲情感才能感染人,讲道理才能影响人。 报道集收录的这些文章,所采写的是一人一家、一县一省、一个事件一段历史,但字里行间所表达的远不止于此,而是试图呈现百姓生活的千姿百态、社会进程的脉动节拍、时代精神的奔涌澎湃。每一篇报道在文字表达与思想呈现的有效衔接方面,在着力讲好故事、创新文本方面,我们都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同主题报道,如何高出一筹?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成立70周年是重大主题报道,也是各大媒体比拼的擂台。我们的稿件见报后,上级领导机关负责同志在当天《人民日报》刊发这组报道的报纸上做出批示:“立意深,表达新,生动感人。尤其是故事讲得好,情中有道,至情至理。”一版头条《内蒙古:骏马奔腾七十载》初稿虽有特色也下了功夫,但比较平淡难以让人记住,于是下决心重新构思撰写,力争在千余字篇幅里写出内蒙古七十年巨变,写出气吞山河,写出激情澎湃。 多思出智慧、磨砺出精品。凝望地图上形如一匹奔马的内蒙古,文章第二稿以“马”比兴,分别以骏马的挟风逐电、一马当先、蹄疾步稳、勇往直前、忠肝义胆等形象化特性,生动展现内蒙古自治区各族人民发扬蒙古马精神创造的辉煌成就,让众多读者印象深刻。《人民日报》讲故事,不是为了讲故事而讲故事,而是以文载道,把“道”贯通于故事之中,通过引人入胜的方式启人入“道”,通过循循善诱的方式让人悟“道”。 大庆油田是尽人皆知的老典型,铁人王进喜是家喻户晓的老先进,几十年来各媒体相关报道不计其数。新时代如何报道老典型,怎样才能推陈出新?写大庆油田发现60周年,我们先从读者熟悉的“铁人三问”写起:“当年王进喜率井队从西北来到大庆,一不问吃,二不问住,连珠炮似的问道:钻机到了没?井位在哪里?这里钻井的最高纪录是多少?”行文至此,迅速切到如今:“我们走进这里,带着感叹再次发出‘铁人三问’,现场聆听大庆回答……” 在《新时代大庆这样回答“铁人三问”》一文中,我们努力将历史与现实相融,让读者熟悉的事情陌生化,新与旧的对比,“新三问”与“老三问”的巧妙勾连,让读者强烈感受到油田之变、时代之变。中央有关部门阅评文章点赞:“写过无数次的老典型又被人民日报写新写活了。” 解剖麻雀,怎样小中见大?海雀,一个藏在乌蒙大山深处的小山村,因赤贫和饥饿惊动过中南海,以一场前无古人的反贫困试验而备受关注。按常规做法,一篇解剖麻雀的长篇通讯,应该以叙事为主体主线。然而我想,这样循规蹈矩写海雀肯定不行,因为过往报道众多。 怎么办?这要求我们必须有大视野、大格局,善于从全局、从大局来观察和思考问题、采写报道。于是,我们打破常规,突破叙事为主,将叙事、描写、议论、抒情有机结合。靠着深入采访,在众多素材中发现好故事,找到反映时代精神、能够引起广泛共鸣的新场景新细节。继而深入发掘好故事的内涵,梳理和阐发好故事中蕴含的感人精神和深刻道理,用大量丰厚的小事例,生动呈现一个村庄里的大国治贫主题,做到“一滴水中见太阳”。 在全媒体时代,文贵创新,不仅指内容创新,也包括传播渠道、传播方式等方面的创新。策划采写每一篇报道,我们注重全媒体传播,提前与人民日报新媒体中心、人民网的同事们一起策划,努力寻找适合新媒体传播的“引爆点”。从实际传播效果看,只要找准关注点并给予要点提示、配以图文说明,对这些传统意义上的“大稿子”进行“微传播”,同样能收到“刷屏”效果,引发更多年轻读者的关注与共鸣,有利于扩大主流价值的影响力版图。 再读报道集之中的每一篇报道,每一次实地采访场景仍历历在目,与每一字每一句搏斗的情形仿佛如昨,其艰辛艰苦都在心里。但,日拱一卒,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在此,我要特别感谢人民日报社原副总编辑、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米博华同志,他欣然为这个报道集作序,写出饱含深厚感情、蕴涵深刻哲理、让人深受教益的精彩文字,这将激励着我这个入行不久的新闻工作者守正不渝、创新不止,与同事们一道继续在路上、到现场,不断增强自己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不断提高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作者系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兼机关党委书记、高级编辑、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 来源:《中国记者》杂志 (责编:白宇、胡永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