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经济资讯

PDF版阅读

下一版

上一版

共工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下载

以数字赋能推动高校高质量党建

2023-12-15 人民日报江西

开展高质量的党建工作既是坚持党对高校全面领导的基本要求,也是新时代加强和改进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的迫切任务。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式、人们的认知图式、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又无可避免地对党的建设内容、方式和途径等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中共中央等相关文件都指出智慧党建的重要性,并对此提出了要求,即要“注重运用互联网技术、数字技术和信息化手段,提高工作效能”。以数字赋能党建正在成为时代的发展趋势,数字赋能实际上是一种技术赋能,其“既指向社会组织和个人,也指向其他技术载体,具有渗透性、全域性、融合性等特征,是一种足以引发人类社会整体性、结构性变革的力量”。数字赋能高校党建工作,将会引发党建工作理念和手段的革命性变革。高校既是以党建引领立德树人的主阵地,也是数字人才培养和技术研究的重要阵地,以数字赋能开展高校党建工作,对提高高校党建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大的意义。

要充分认识到数字赋能高校党建工作质量提升的价值图景

数字赋能党建是以数字化为基础,以智能技术为手段,以实现党建工作向智慧化发展为价值旨归,进一步提升党建工作质量和效能的智能化工作模式。数字技术具有具有“精准画像”“再组织化”“智能决策”等功能特征,数智党建也被赋予了数据集成性、信息实效性、平台交互性和发展研判性的显著特征。以数字赋能高校党建,对于提升高校党建的统筹能力、工作引领力和创新力具有重大的价值图景。

一是要以“数据集成性”提升高校党建工作统筹力。数字赋能党建作为一种科学有效的方法,其价值首先体现在显著增强了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的统筹能力。一是实现精准把脉联动。数字赋能党建是通过智能化技术,以“集成性”优势实现对各层级党组织以及党员干部信息数据的集成化,使得高校党委能精准把脉支招。同时,通过数智化党建还能将各级党委重要会议、群团活动等全部纳入智慧平台管理,实现实现“电子留痕”、全周期管理、全过程联动。二是实现精细化管理。智慧党建不仅有助于实现上级对下级党建情况的摸排,还能突破级别限制,实现高校党委对所属各党支部党员发展与培养、党员管理、干部人事等工作的动态掌握,防止党建工作出现形式主义,推动党建工作精细化。同时,智慧党建系统通过智能算法,可实时掌握高校党员师生的思想动态,科学研判高校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风险,精准做好风险防控。随着数字赋能党建的深入推进,数据集成程度愈来愈高,党建工作逐渐实现扁平化平化、精细化,将会显著增强党建工作统筹力,以更好地服务于高校党建工作的实际需要。

二是要以“智能交互性”提升高校党建工作引领力。数智化党建以提升高校党建工作引领力为价值指向,切实提升了高校党建工作的思想引领力、行动引领力、决策引领力。其一,数智化党建搭建信息平台,促成高校党建工作的思想引领。数智化党建所构建的智慧党建平台,类似信息平台的“中央厨房”,兼具视、听、读、写多种功能,能够通过算法分析全面掌握师生的数据痕迹,分析高校师生的数据偏好,有利于以党员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党建工作,激发党员参与党建工作的思想自觉性,推动高校党建工作入脑入心,有效实现思想引领。其二,数智化党建实现实时“多维互动”,促成高校党建工作的行动引领。高校党建通过全面引入“智能+”模式开发党建工作新平台,如引入VR技术开展沉浸式党员教育活动,AR党史灯光秀开展可视化、立体化的宣传活动,微信等平台实现互动实时的寓教模式,有利于激发党组织、党员、群众参与党建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三,数智化党建依托智能云计算,促成高校党建工作的决策引领。一方面,通过开展数智化党建,有助于精准识别和科学研判党建工作问题。智慧党建平台突破了传统人力管理方式无法全面准确获取党建工作信息的瓶颈,高效融合了各方党建信息资源,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手段来研判党建工作存在的共性问题和特殊问题,找准党建工作的难点、堵点,为后续做好党建决策工作奠定基础。另一方面,通过大数据技术可以汇聚各级党组织的党建工作数据资源,并对党建整合数据进行分析,助力党员队伍建设的科学决策。

即利用智能技术实现对党员的动态监管和精准画像,从而为党员考核、干部任用、党支部建设情况等方面的工作提供决策支撑,更好地做到“知事识人”。综上,数智化党建增强了高校党组织、党员、群众的信任度和配合度,将力量共同汇聚到党建工作中来,切实提升了高校党建工作的引领力。

三是要以“智慧引领性”提升高校党建工作创新力。当今世界正处于未有之大变局中,创新始终是第一动力,高校党建的创新尤为重要。首先,有利于推动高校党建工作内涵的创新。数字赋能党建是在融入新型数字技术后推动高校党建工作的深度融合,在双向发力的同时拓展党建工作内涵。其次,有利于实现高校党建工作媒介和载体的创新。数智化党建不仅突破“面对面”,实现了“键对键”,而且创新性地推动了党建工作物理空间与虚拟空间的有机融合,各高校创建了体量庞大、类型多样的数智化党建媒介,促进了数智技术与传统党建的深度融合,推动了高校党建工作的智慧化升级。再次,数之赋能党建助力高校党建工作模式的创新。“人工智能对高校党建带来的变革不仅仅是精准化、可视化等技术层面的变化,还在于引发的思维方式、认知图式和行为习惯的革新。”数智化党建因其显著的“智慧引领性”,能有效赋能学习、教育、研判、决策等各条线工作,形成“党建+”新型党建工作模式。依托信息技术,高校党建不仅推动了跨学科的联合、跨工作块面的整合,更加推动了高校党建工作进社区、进楼宇的进程。

要充分把握好数字赋能高校党建质量提升的优化路径

一是要树立创新与守正相结合的党建理念。树立正确的理念思维是推进数字赋能高校党建的思想前提,这要求高校党建工作主体既要积极推进数字技术与高校党建的融合,又要站稳政治立场,确保党建工作的主导地位。一是树立数字思维,增强以数字赋能高校党建工作的主动性。 数智化对高校党建带来的变革不仅仅是精准化、 可视化、智能化等技术层面的变化,还在于引发的 思维方式、认知图式和行为习惯的革新。为此,高校党建工作主体应找准智能技术与高校党建的结合点,在党建工作中融入互联网思维、大数据思维和智能思维,整合、优化和创新工作模式、方法与途径,积极推动高校党建智能化转型。二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确保党的建设在党建智能化工作中的主导性。以智能技术创新高校党建要着眼于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和提高党建工作质量。高校党组织要处理好高校党建传统优势和数字技术手段创新之间的关系,坚持党建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根本任务和本质规律,让人工智能服务于高校党建,而不能让高校党建依附于人工智能。三是坚持以师生为本理念,防止脱离人及其所在社会的价值本性。数字技术是人脑的创造物,本质上是对人脑工作的模拟,无论在实践中如何演变,都不能摆脱“人—机—人”的关系。党建智能化从技术工具理性出发,最终要回到以人为本的逻辑起点,其决定性因素和服务对象还是作为党建工作主体的人。在推进高校党建智能化发展过程中,高校党组织要始终把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师生成长发展作为工作的落脚点。

二是要夯实数字赋能高校党建的技术基础。一是加强技术研发,推进高校党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基础设施是开展数智应用场景的物质基础,构建党建数字基础设施要有强有力的智能技术作为支撑。当前,我国人工智能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亟待在基础理论和原创算法、高端芯片、关键部件、专用集成电路、图形图像处理器、通用开源算法平台等方面提高研发能力和水平。相关部门和高校要加大人财物投入力度,突破人工智能的软硬件技术瓶颈,研发技术更加先进、 运用更加便利、作用更加突出和数据更加安全的党 建智能化基础设施,力争把高校党建打造成为人工 智能技术的重要落地场景。二是强化技术协作,推进高校党建数据资源共建共享。数据资源是党建智 能系统的核心要素,只有有效破解信息壁垒、“数 据孤岛”困境,盘活党建数据信息资源,才能让数字技术在高校党建领域有用武之地。高校党委要通过搭建数据资源智能整合系统、统筹电子政务和党 务平台建设、推进信息化平台数据格式和协议标准 化等措施,积极推进校内、校际、校地和校企之间的数据资源协作共享。校内要打通组织、人事、教 务、办公、财务、后勤等部门数据,校际要推进党 建工作案例、教育培训资源、就业创业等方面数据 信息共享,校地之间要加强党建智能平台与智慧城 市建设、电子政务党务系统的衔接,校企之间要实现智能人才联合培养和智能技术共研共享,构建起全方位、全环节的数据资源协作共享格局。

三是要提升高校党建工作主体的智能素养和能力。数字素养是指用户具备的理解数字技术运作方式,并能与数字技术进行协作的知识、技能、情感和态度等素养的综合体现。加强党务工作者和党员师生数字素养的培养,有助于帮助他们辩证地看待数字技术对高校党建的影响,从而更好地应对“信息茧房”、数据孤岛和隐私侵权等问题。一是着力提升高校党务工作者数字化能力。一方面要抓好“内培”工作。将数字化技能纳入党务工作者培训体系,通过开展数字技术专题培训、设立党建数字化研究课题、总结推广党建数字化工作案例等途径,让党务工作者真正掌握数字技术并将其应用到工作中。另一方面要抓好“外引”工作。组织人事部门要为院系党组织引进数字技术人才创造条件,建立党务工作者指导帮扶机制和数字技术人员双向多向交流制度,促进党建数字技术人才有序流动,共同提升数字技术能力。二是全面提升高校师生的数字素养。针对部分教职工和大学生信息资源占有不足、数字素养不高等问题,高校党组织要通过宣传教育、案例分析、技术帮扶等途径,以及移动互联网技术、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人机交互等数字化培训手段,培养其自主学习、选择和辨识信息的能力,规避算法的过度推荐和遮蔽。

四是健全数字赋能高校党建工作的制度机制。推进人工智能赋能高校党建工作,需要不断加强制度体系、绩效评价、隐私保护机制建设。一是构建制度供给体系,推进规范化建设。有关部门和高校党委一方面要及时出台高校党建数字化建设相关的规章制度,为数字赋能高校党建提供宏观层面的制度框架;另一方面,要加强党建智能应用相关的法律责任确认、个人隐私保护、 信息安全利用等法律问题的研究,制订党建智能系统研发、运营人员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守则,规范高校党建智能平台建设和管理。二是建立绩效评价机制,推进工作责任落实。人工智能的量化工具不仅有助于提升党建工作绩效评价的科学性,也为人工智能赋能高校党建工作提供了绩效评价的手段。高校党委要将智能技术优势和党建工作目标要求结合起来,聚焦人工智能赋能党建的责任落实情况、基本发展态势、内在契合程度、效能产出和问题短板等内容,建立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评价体系。三是健全智能安全监管机制,推进数据隐私保护。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已成为人工智能技术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和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有关部门和高校党委要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加强数据信息安全治理,做好政治、法律和道德等安全风险的防范,加大对滥用数据、篡改数据、侵犯隐私和违背伦理道德等行为的违规惩戒力度。党建智能平台开发和运营机构要加大信息安全技术研发力度,利用区块链、量子信息等技术手段强化系统平台的安全防护,确保师生党员数据信息的安全和可控化使用,为人工智能赋能高校党建工作创造良好的信息安全环境。

审签:郑少忠

Copyright © 承印人、出版人:共工日报社有限公司 All Right Reserved.